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正文

以下四类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相对较高一些

2023-07-03 09:10:06

1、肥胖:糖尿病在临床可分为两大类,也就是1型和2型糖尿病,而肥胖者恰恰就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。

之所以会如此,是因为肥胖人群的脂肪细胞增大,导致细胞表面接受胰岛素的受体数目明显减少,同时还会降低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,继而发展为胰岛素不敏感、胰岛素抵抗,糖尿病因此出现。

有相关的调查显示,存在糖尿病的肥胖人群,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患者,甚至是正常人群的4倍之多;

2、有家族史: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哪一种,在临床都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异质性,有一定家族发病倾向。

在我国近1.2亿糖尿病患者中,1/4~1/2的患者都有糖尿病家族史,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能会伴随糖尿病出现

在1型糖尿病中,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到了发病关过程中,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,也已经发现了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;

3、病毒感染:虽说1型糖尿病患者并不多,且临床基本都会强调遗传基因影响。

但是,1型糖尿病的发病,并不完全都与遗传基因有关。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,某些病毒感染之后,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;

对胰岛素β细胞造成破坏,比如柯萨奇病毒、风疹病毒、腮腺病毒等等,存在免疫系统异常,也会增加1型糖尿病的病发率;

4、长期久坐不动:久坐不动,就意味着运动量的迅速降低,它是肥胖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不但如此,久坐还会降低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。

而且,没有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,血糖自然会有所升高。

甚至是有相关的研究直接指出,因久坐不动、进食过多导致的肥胖,就是2型糖尿病出现的最主要、最危险环境因素。

总而言之,糖尿病的出现,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后的结果。在我国临床上,有90%以上的糖尿病患者,都属于2型糖尿病类型,虽说有遗传基因作为基础,但是更多的人病发,其实是受到了后天因素的影响,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,应当从后天入手调整。

而调整并没有捷径可走,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体重增长,让体重维持在正常状态。控制体重增长,自然就离不开六个大字:管住嘴、迈开腿。只有结合生活和饮食的双重改变,才能彻底降低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,让血糖指数维持在正常状态。

免责声明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。